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防红甚于防洪

2008-06-02 18:47: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丹红对人健康造成危害的可能性很小,偶然摄入含有少量苏丹红的食品,致癌的危险性不大,但如果经常摄入含较高剂量苏丹红的食品就会增加其致癌的危险性。

  前不久,苏丹红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许多人弄不清怎么回事。为此,卫生部于2005年4月6日发布了《苏丹红危险性评估报告》,通过对苏丹红染料系列亚型的致癌性、致敏性和遗传毒性等危险因素进行评估,最后得出结论:苏丹红对人健康造成危害的可能性很小,偶然摄入含有少量苏丹红的食品,致癌的危险性不大,但如果经常摄入含较高剂量苏丹红的食品就会增加其致癌的危险性。

  看过这个报告,那些偶尔吃过含有苏丹红问题食品的消费者大可以放心,喧嚣一时的苏丹红事件也算是告一段落了。但是这份充满了化学分子式和医学名词的报告,对于许多普通人来讲恐怕很难理解。为什么危险性评价要通过动物实验来证明?什么叫做可能暴露量?还有,经常摄入高剂量到底指的是多少?为了让大家更加清楚明白地了解苏丹红的危害,这里就通过三个关键词教您解读卫生部《苏丹红危险性评估报告》。

  动物实验动物实验是医学中常用的实验方法,远古时代人们就已经通过给家畜喂食来证明某种植物是否可食。今天,动物实验已发展成一个复杂全面的科学体系,不仅用于对有毒物质的危险性评估,也是新药进入临床的必经程序。当我们对一种外来物质的作用未知时,不可能直接用人体进行验证,这时,就需要实验动物的帮助了。实验多采用与人相近的哺乳动物,如大鼠、小鼠、家兔、狗和猴子等。让实验动物模拟人类接触待测物质,方式、剂量、时间都要与人类一致,最后观察动物出现的各种变化来推测这类物质在人体所起的作用。当然,具体程序还要复杂许多。我们在报告中看到,苏丹红确实可以诱发实验动物肝脏、脾脏、膀胱等部位的肿瘤。但是大家也不必惊慌,这并不能证明苏丹红在人体就一定会致癌,因为从动物实验推论到人体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剂量。

  可能暴露量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剂量。在《苏丹红危险性评估报告》中引用了欧洲的数据,根据红辣椒粉的人均消费量、红辣椒粉中苏丹红一号的检出量,从而推算欧洲人每天苏丹红一号的人均可能摄入量。结果表明,欧洲人每天人均苏丹红一号的摄入量为0。2 ~270 微克,最大摄入量为0。7 ~924微克。以此数据为依据,则即使按最大可能摄入量来进行评估,苏丹红诱发动物肿瘤的剂量是人体最大可能摄入量的十万到上百万倍,表明苏丹红对人体的致癌可能性极小。但是如果食品中的苏丹红含量较高,则苏丹红诱发动物肿瘤的剂量就是人体最大可能摄入量的一百到一万倍,长期吃这种食品的危害就比较大了。

  致癌性、遗传毒性、致敏性当我们说某种物质有毒时,这是一个很大的概念。有些毒物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损伤机体,甚至致人死亡,我们把它叫做剧毒物,比如氰化物等。而有些有毒物质进入人体后作用缓慢,对机体的组织器官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在一段时间之后才表现出对健康的危害。苏丹红无疑就属于后一种,它在进入人及动物机体后,要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在体内代谢成有致突变性和致癌性的胺类物质,正是这类物质可能诱发肝脏、脾脏的肿瘤。除此之外,苏丹红在某种条件下还可能引起细胞突变和人体皮炎。报告还指出,除苏丹红一号外,其他亚型(二、三、四号)的苏丹红及其代谢产物都可能引起实验动物发生肿瘤,虽然剂量都远远高于人的最大可能摄入量,但仍足以引起公众的注意。

  随着苏丹红事件的深入调查,有越来越多的含有苏丹红的食品被曝光,许多接触过这类食品的消费者感到恐慌。同时又有一部分人认为苏丹红致癌是危言耸听,既然我们吃的剂量远远不至于引起什么危害,就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食用问题辣椒酱。这两种观念都是不正确的,笔者希望通过上文的介绍使大家能够认识到:不是吃了了含有致癌物质的食物就一定会得癌,苏丹红并非如此可怕;但长期大量食用含有致癌物质的食物,致癌的几率必然加大。尤其是一些已有定论的致癌物,为了自己的健康,在生活中要尽量避开。

(责任编辑:曾慧)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