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大多数的人是比较喜欢吃肉的,有一些人甚至无肉不欢,不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慢性病开始侵袭我们的健康,我们也开始反省日常的饮食习惯,调整饮食结构。在吃肉方面,到底是选择红肉还是白肉好?红肉和白肉有什么区别呢?今天就给大家普及下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可以吃得更放心。
什么是红肉?
红肉就是烹饪之前略带红色的肉。基本上是哺乳动物的肉,因为肉中含有肌红蛋白,因此为红色。例如猪肉、牛肉、羊肉等。不过虽然三文鱼的肉是红色的,它并不属于红肉。
什么是白肉?
白肉指的是烹饪之前颜色发白的肉。比如,禽类和鱼类。
红肉和白肉的区别
红肉肌肉纤维较为粗硬,富含饱和脂肪。饱和脂肪酸指的是稳定、不活跃的储存能量供给能量的物质,吃多了会引起血脂增高、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因此肥胖、慢性疾病患者应控制食用。
不过红肉并不是没有优点,除了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外,还富含铁、锌、硒等矿物质元素,较容易被吸收,因此对贫血人群较好,能帮助补充铁元素。
白肉相对而言纤维细腻些,脂肪含量也比较低,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恰恰相反,属于不稳定、活跃的物质,具有很多特殊的生理活性,对人体的健康非常重要。
白肉中脂肪、胆固醇含量也比红肉低。
选择红肉还是白肉?
虽然红肉比白肉的脂肪酸含量高,近年来还有“红肉致癌”的新闻,但是并不是意味着红肉就没有可选之处。尤其是贫血的人或是在经期的女性,更需要摄取红肉补充铁元素。
虽然白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但是过度摄入不饱和脂肪酸容易氧化产生自由基等,对身体不利。而且白肉也是含有饱和脂肪酸的,虽然含量比红肉少,但是摄入过多也会导致与吃红肉同样的后果。
综上所述,我们不能完全排斥红肉也不能舍弃白肉,生活中可以选择红白肉混合或者交替食用的方式,并且要注意烹饪方法。
红、白肉每天能吃多少?
世界癌症基金会建议每人每一周食用红肉不超500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也建议每人每天食用畜禽肉不超75克。
无论是哪种肉类,过量食用或是完全不吃都不利于人的健康,因此还是建议适量吃。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周典伟,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湖北省医学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分会青年委员。 毕业于武汉大学医学院,从事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2005-2006年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普外科工作学习1年。公开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国家级学术论文5篇,参与5项省级科研课题并荣获重大科研成果。擅长胃癌、结直肠癌及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擅长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道探查术、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术、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复杂肝内外胆管结石疾病有一定研究。
擅长领域:李永翔,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安徽省卫计委青年领军人才,普外科行政副主任兼胃肠外科(八病区、腹腔镜外科中心)主任。国家卫计委普外科内镜质控专家,中华医学会安徽省外科学会青年副主任委员,安徽微创医学会副理事长,安徽省抗癌协会微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胃癌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安徽省外科分会腔镜及内镜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腹腔镜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微创专业委员会中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及世界内镜协会无气腹腹腔镜委员会委员。 1991年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2006年7月复旦大学毕业获得外科学博士学位,2008年至2009年在德国哥廷根大学Diakonie医院、汉诺威医学院外科学习,多次赴美国、韩国、法国、奥地利、香港进行胃癌及大肠癌手术的学习和交流并在国际会议作大会发言。精通各类胃肠道肿瘤及非肿瘤疾病的手术治疗,对各类疝及脾脏疾病及肝胆胰疾病的外科治疗也颇为擅长,熟练掌握各类普外科手术技术,能够熟练进行胃肠道肿瘤根治、半肝切除、胰头十二指肠切除、联合脏器切除、乳腺及甲状腺癌根治等普外科复杂及常规手术,率先在省内开展完全腹腔镜下腹腔镜贲门癌根治+Orvil消化道重建术、巨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腹胸腔镜联合食道癌根治术及经脐单孔腹腔镜结肠癌根治及胆囊切除、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等手术;是省内最早规模开展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胃癌根治等手术者,安徽省普外科领域率先开展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者,采用腹腔镜治疗消化道肿瘤的数量和疗效处于全省领先国内先进行列,腹腔镜胃癌根治获得安徽省手术视频比赛一等奖并获中部四省(苏皖鲁豫)手术视频比赛第一名,腹腔结直肠癌根治术进入全国手术视频比赛总决赛并获得风范达人奖(全国有8名参加决赛)。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已开展:胃癌根治、结肠癌根治、直肠癌根治、胆总管下段癌行完全腔镜下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食管裂孔疝修补,处于国内先进行列(部分处于国内领先)。每年多次在国内外进行讲学。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第一参与人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主持包括安徽省科技厅重点项目:“腹腔镜联合内镜技术在消化道疾病诊治中的应用”等省级科研课题4项;主持厅级及院内项目3项。科研研究方向:胃肠道肿瘤的基础及临床研究、移植免疫,目前正指导多名研究生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英文论文10篇,其它英文论文2篇,最高影响因子5.4分),担任世界胃肠杂志及中华细胞与干细胞移植杂志编委。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08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1项,并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及国家教育部授予“工人先锋号”,2013年获得中华外科青年学者奖。
擅长领域:1.肛肠良性疾病,如痔疮,肛瘘,肛周脓肿,肛裂,藏毛窦囊肿的诊治,尤其是重度痔,复杂肛瘘的手术治疗。2.肛肠良恶性肿瘤,如直肠肛管息肉,直肠癌、肛管癌,直肠间质瘤,尤其是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3.腹股沟疝(斜疝、直疝、股疝),腹壁切口疝的诊治及微创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