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误区:甜饮料能补水分

2011-09-04 00:22:00千龙网健康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饮料为何越喝越爱喝?成分能致瘾吗?其实是本人没有自制力,不知道饮料无法达到补水目的,更没意识到饮料对健康的危害。

  大汗淋漓走在大街上,你会买什么喝?十有八九会选饮料,甚少会买淡而无味的水喝吧。更有甚者,有些人一口渴就喝饮料,一天不喝上好几罐就觉得浑身不自在。饮料有何魔力?难道能致瘾吗?

  专家指出,对饮料“上瘾”,多是喜欢该饮料的口感,加上习惯而形成的,倒并非饮料成分有成瘾性。一款饮料要占领市场,必然会在口味上下功夫。问题是长期大量喝饮料必然有健康隐患,还要澄清的一个观点是:喝饮料不等于补水。饮料“上瘾”有下列几个成因:

  错误地以为饮料能补水

  成年人迷上饮料多是没意识到过度喝饮料的危害性,以及以为饮料就是补充水分。专家指出,对成年人而言,偶然喝饮料是没关系的,值得注意的是千万别把饮料当水喝。正常人一天需要喝8杯水,饮料也是液体的,但补水作用却微乎其微。“这是因为,饮料是甜的为高热量饮品,喝进去后会产生热量,这时身体需要水分去消耗这些热量。所以,喝饮料很难能为身体补充水分”。

  何况现代人活动过少,热量、糖摄取量过剩,多数饮料又属于高糖分、高热量“进口物”,又含色素、添加剂,长期大量摄取必然带来健康隐患。

  总而言之,饮料无法取代清水的补水作用。补充体水分以白开水为佳,如果觉得清水口感不好,矿泉水略带清甜味,也是不错的选择。对成年人喝饮料上瘾问题,他建议,成年人有自制力,关键里能意识到饮料不能补水,高糖分高热量有害健康,当拿起饮料时多提醒自己,就能做出合适的判断了。

  童爱甜食,自制力很差

  成年人饮料上瘾多因没意识到其健康危害性,而儿童对饮料上瘾则跟本身自制力差有关。人的味蕾天生好甜,这是孩子对甜食超有“好感”的原因之一,加上孩子超级没有自制力,家长可别抱着“少喝点,偶然喝点没关系”这样的心态给孩子喝饮料,当心孩子停不了口,越喝量越多。此,部分婴儿家长犯了把“乳饮料”当“乳制品”的错。

  “儿童长期过量饮用饮料,常常造就两个极端:要么过肥胖,要么营养不良过于瘦小。”专家说。因为,爱喝饮料的孩子分为两种情况:要么甜饮料影响了胃口,孩子不愿吃正餐,影响营养物吸收,孩子营养不良又瘦又小;另外一些孩子胃口超好“吃嘛嘛香”,正餐饮料两不耽误,糖分摄取过高营养过剩造成肥胖儿。

  儿童自制力差,容易从少到多地发展,最后一发不可控制。陈超刚曾接诊过一个5个月大的婴儿,断奶时,家长给孩子喝“乳饮料”,一开始孩子一天喝一二支,等孩子8个月大时,每天就要喝五六瓶,如果不给喝,孩子就哭闹不休,不愿睡觉。

  家长把“乳饮料”当营养品

  此外,有些家长错误地把“乳饮料”当成了“乳制品”,以为在帮孩子补充营养,却无意间培养了孩子过量喝饮料的习惯。陈超刚还接诊过一个1岁多的孩子,一年前白白胖胖的,一年后变得又瘦又小,检查发现为典型的营养不良,原因正是家长把乳饮料当成了乳制品。专家说:“家长认为,乳饮料有营养,好喝又不热气,这是把乳饮料当成了乳制品,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

  乳饮料,是以鲜乳或乳制品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制品,乳制品主要是牛奶、酸奶、奶酪、奶粉等。乳饮料的蛋白质含量没有乳制品高,且含多种添加剂。

  一般而言,乳饮料的蛋白质含量只有1%左右,而乳制品含量达到2.9~5%(酸奶为2.3~2.5%)。家长们区分不了时不妨仔细阅读一下成分列表,看看蛋白质的含量。此外,按规定乳饮料应该在外包装上标明“饮品”二字,且字体不小于商标名的1/3,这也是两者的区别。可不少商家违规操作,“饮品”两字被缩小或放到很难找到的位置。家长仔细一点,还是能从包装上找到“饮品”字样的。

(责任编辑:骆丽萍 实习编辑:袁佩琪)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