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甜食助快乐 喝茶能放松 饮食与心情究竟有何关系?

2018-11-01 00:00:02网易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甜食助快乐 喝茶能放松 饮食与心情究竟有何关系?

  我们常听说吃甜食会让人感到快乐,吃香蕉能够抗抑郁。饮食真的能够调节人的心理健康吗?中国的茶文化十分悠久,茶文化与精神休养有很密切的关系,如果从食品科学的角度来看,饮茶是不是能促进精神健康呢?让我们走进今天的《网易健康公开课》,来听听国际传统与替代医学学会主席,浙江工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饶平凡教授讲述,饮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1、饮食能否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

  饶平凡:饮食能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比如说早上喝一杯好的温度恰好的咖啡,喝几口后在口腔里充分的激荡,心情会发生变化,这种愉悦感可以持续一整个上午。

  特别容易生气的时候怎么办呢?特别容易生气的时候有凉茶,当场就可以让你平静下来。饮食影响人的情绪,现在认为是脑肠轴的作用,大脑和肠之间好像有什么关系。

  饮食影响心理最简单的例子,吃甜食会感到愉悦,特别是添加了黄油奶油、糖这些成份,比如冰激凌蛋糕巧克力,这些食物都能给你幸福感。这种说法不是凭空来的,大家有充分的感觉,只是我们还不懂具体是怎么起作用的。

  心绪调整后,所有的感觉都会变得灵敏。我们人类对于食物的认识远远低于对自然环境的认识。人暴露在雾霾之中呼吸会变得困难,这时候就懂得看到大雾弥漫的天要去躲开。可是到吃饭的时候,比如说高盐导致高血压,它马上的反应是口渴,但是我们大部分人都没有关注这个信号。

  2、中国的茶文化十分悠久,饮茶是不是能促进精神健康呢?

  饶平凡:饮茶对促进精神健康是非常有效果的。很早以前我带过一位西方的朋友去武夷山,他看到当地的人喝茶是窸窸窣窣的喝,跟品红酒是一样的做法。喝茶温度要足够的高,喝进去之后,要吸入空气来进行充分的激荡,在舌面上,在口腔里产生各种各样的作用。

  最神奇的是什么呢?茶农对于一泡茶叶的评价,不仅是闻一闻觉得挺香的,喝进去挺顺口的。它有非常明确的标准,能够生津回甘。

  泡茶的时候,叶子基本是完整的存在。加热以后有一些原本的结合被打断了,挣脱了原来的结合,进入到液体中。一旦它进入到液体中,这些孤独的分子又自己组合起来,形成纳米颗粒,在显微镜底下非常漂亮的纳米颗粒。那么这个纳米颗粒跟谁去作用呢?喝进口腔的瞬间,黏膜层下面的那么多的巨噬细胞当场就能作用,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个作用。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高血压
擅长高血压专家更多
  • 姚欣艳副主任医师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颅内血管畸形、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三叉神经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偏侧面肌痉挛、急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各种神经痛、急性脊髓炎、脊髓压迫症、脊髓空洞症、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中枢神经系统各类感染性疾病、视神经脊髓炎、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肝豆状核变性、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运动神经元病、多系统萎缩、癫痫、癫痫持续状态、偏头痛、紧张性头痛、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脑性瘫痪、缺血缺氧性脑病、脱髓鞘脑病、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遗传性共济失调、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炎性肌病、睡眠障碍、眩晕症、神经症、自主神经功能不全、雷诺病、全身性疾病所致神经系统病变、中毒和药物不良反应所致神经系统疾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 吴永健主任医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擅长领域:冠心病的介入治疗、重症心肌梗死的救治(包括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冠心病的早期诊断,高脂血症以及糖尿病的治疗等;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重症心肌梗死的救治(包括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高脂血症以及糖尿病等方面都有较深入的研究

  • 邹春盛主任医师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中风后遗症、三叉神经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偏侧面肌痉挛、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运动神经元病、癫痫、偏头痛、紧张性头痛、血管性痴呆、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炎性肌病、睡眠障碍、眩晕症、神经症、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内科疑难杂症的中医辨证治疗有独特经验。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