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避开海鲜中的重金属,你应该这样做

2018-01-07 00:00:00生命时报
栏目关注:

  生蚝、螃蟹、扇贝、海鱼……海鲜因口味鲜美、营养丰富而备受消费者青睐。但海鲜虽好,食用时还需注意安全问题。《生命时报》采访业内专家,告诉您怎么吃海鲜才安心。

  长三角地区入海口上漂浮的白沫,珠江近年来的赤潮蓝藻,越来越多的工业废水和生活用水被排放到江河湖海中,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系主任陈舜胜指出,海水污染首当其冲的是鱼类,电镀、铅料、电池、冶金等材料含有大量重金属,若这些化工用材不经过无害化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会污染水质,并导致铅、镉、汞等有毒重金属渗入鱼体中,并污染水质。

  陈舜胜解释,自然界遵循“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生存法则,小型鱼类往往以海藻、贝类等为食,一旦水质变坏会导致海藻、鱼虾“变质”,而最终处于食物链顶层的人类将会摄入大量重金属。众多研究表明,人类摄入大量重金属后,易导致智力受损、骨骼异常、新生儿畸形等后果。因此,一定要避开摄入过多的重金属。然而,受污染海鲜很难用肉眼分辨,陈舜胜建议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购前问产区。买海鲜之前应当询问、了解出产地区,因为出产地区不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海鲜的污染程度,应尽量避开工业污染较重的产区。比如,在我国工业发达的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因为工业发达、人口众多、海湾形状趋于逼仄,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因此这些地区近海、浅海出产的鱼贝类会明显污染程度较高。相对来说,浙江舟山、千岛湖地区的海鲜污染较少。

  最好选小型外海鱼。除了产区因素,江河入口或入海口也是污染物浓度较高的位置,近海地区的污染很难避免。因此,工业污染排放较严重地区的贝类不要食用,建议可以食用污染较少、离陆地较远的外海鱼,尤其是体型较小的外海鱼,因为有些大型海鱼处于较高食物链,相比而言,污染物更易累积。而小型鱼类,如鲐鱼、沙丁鱼,生长期短,污染容量有限。

  控制摄入量。重金属不能被生物降解,一旦进入海鲜生物体内就会在食物链的放大作用下富集,最后进入人体。因此,建议大家不要食用海鲜过量,以每次100~200克、每周2~3次为宜,在产区不明确的情况下,生蚝、螃蟹、扇贝等海鲜每次最多每样吃1~2个。

  少吃鱼头和内脏。较大的海洋生物一般都有肝脏,在为自身解毒的同时也造成了重金属在肝脏富集,鱼头、鱼鳃等部位也非常容易受重金属污染。即便是淡水鱼或人工饲养的鱼类,也建议要少吃鱼头、内脏等部位。

  土法解毒不管用。吃海鲜时,很多人习惯蘸一些姜汁、芥末汁等调味,认为能杀菌解毒。但实际上,这些做法能一定程度上杀菌、除异味,但对预防重金属毫无作用。

  最后,陈舜胜提醒,生活中许多食物都含有重金属,关键在于风险的大小和摄入量。如果偶尔食用海鲜,且注意控制数量的话,健康风险有限,大家不用过于恐慌。▲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