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加拿大:吃鸡蛋黄危害等同吸烟?

2014-02-26 00:55:38美食杰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日前,加拿大的一项研究提出,从形成血栓严重程度来说,吃蛋黄的危害几乎等于吸烟坏处的2/3。随着一些媒体的报道,各种“鸡蛋有害”的说法在网络流传。这些说法可信吗?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专家。

  一、吃鸡蛋黄危害等同于吸烟?

  对于“吃蛋黄的危害几乎等于吸烟坏处的2/3”的说法,武汉协和医院血液科胡豫教授介绍,这是一篇发表在Atherosclerosis杂志上有关鸡蛋黄与颈动脉斑块之间的研究报告,是基于1262名患者进行的回顾性研究调查。“但毕竟每名患者的饮食、日常生活方式等均存在差异,要做到更加客观,尚需更大样本的前瞻性观察。”

  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公室副主任姜桓表示,烟叶不完全燃烧带来尼古丁、一氧化碳等物质,通过损伤血管内皮、使动脉血管腔变窄等途径,引起冠状动脉、颈动脉等多种动脉粥样硬化。吸烟导致动脉硬化是通过数千项研究证实的,不容置疑。

  专家们均表示,烟草烟雾中含有7000余种化学成分,其中数百种为有害物质。膳食因素和吸烟导致血栓的机理不同,吃蛋黄也绝对不等同于吸烟。

  二、吃鸡蛋究竟能否导致血栓?

  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介绍说,如果血管狭窄、血流变慢、血液凝固性增高,就容易出现血栓。血栓受肥胖、吸烟、糖尿病等影响,是遗传和环境等多因素作用的结果,饮食只是一个方面。

  那么,吃鸡蛋是否会导致血栓?蔡红琳认为,不能直接得出这样的结论。常吃高胆固醇食物对血栓有促进作用,但造成血栓的原因还包括:脂肪总量高、肥胖、吸烟、酗酒、高血压、年龄大、体力活动少等。如果只是每天吃3个鸡蛋,而其它方面都很科学,是不会导致血栓的。

  蔡红琳同时介绍,从合理膳食的角度来看,控制脂肪总量、少摄入饱和脂肪酸(动物油)、多摄入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少反式脂肪酸、适量膳食纤维、充足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少饮白酒等,能够使“好胆固醇”增加、“坏胆固醇”下降,有助于人体健康。

  三、多吃鸡蛋易致“三高”?

  有网友称,“鸡蛋胆固醇含量高,吃多了容易导致人体‘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病症”。一些网友甚至说,“鉴于高血脂等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成年人群都要远离鸡蛋。”事实是否如此?

  “多吃鸡蛋引发‘三高’,国际上没有公认的证据证明。”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于康介绍说,有研究表明,如果两组健康人群每日分别摄入1个和10个鸡蛋,持续一个月,尽管后者的摄入量超出建议量约10倍,两者血胆固醇水平没有太大差异,因为人体有自我调节机制。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马冠生介绍,人体内胆固醇有两个来源,一是内源性,在肝脏合成,每天约有1000毫克,是人体内胆固醇的主要来源,占70%。另一个是外源性,从食物中获得,主要来自肉类、内脏、蛋黄和奶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建议,居民每日胆固醇摄入量为300毫克。而一个鸡蛋黄的胆固醇含量为200多毫克,低于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量。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食物中的胆固醇在人体血液中以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几种形式存在。“当低密度脂蛋白过量时,它携带的胆固醇易积存在动脉壁上,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元凶,被称为‘坏胆固醇’。而高密度脂蛋白能将血液中的多余血脂运送到肝脏代谢掉,被称为‘好胆固醇’。”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教授鲁志兵解释说。

  对于鸡蛋如何影响人体“好胆固醇”与“坏胆固醇”水平,武汉协和医院营养科医生蔡红琳表示尚不清楚,但蛋黄含有的卵磷脂有利于降低胆固醇。中国营养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翟凤英也表示,蛋黄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具有降低血胆固醇的效果,并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每周多吃几个鸡蛋对健康人群的胆固醇含量影响不大。”鲁志兵向记者介绍,真正刺激身体制造胆固醇的是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鸡蛋中的饱和脂肪含量相对较低,一个鸡蛋中的饱和脂肪约1.5克,仅为一汤勺黄油的一小部分。

  于康强调,如果血脂水平增高,需要减少脂肪的摄入,增加体力活动并且控制体重。相比膳食因素,运动、戒烟、情绪调节对调节胆固醇水平更有效。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鲁志兵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医学博士,副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科室及职务:心内Ⅳ科副主任。诊疗专长:各种快速性、缓慢性心律失常、冠心病、高血压、瓣膜病。 学术任职与荣誉:任中华医学会起搏与电生理分会房颤工作组委员、起搏工作组委员。获2015年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2012年湖北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2013年武汉大学珞珈青年学者。 门诊时间:星期二上午。"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