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范志红:中国人以后应当怎么吃

2014-02-24 00:56:20搜狐博客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看了新版《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之后,感觉国人未来的食物结构会变得更科学更合理,食物质量也会不断提高。当然,结果如何,目标是否能够实现,还要看相关部门的调控力度,加强营养教育和制定营养法规的承诺能否实现,以及每一个国民愿不愿意改变不合理的食物结构来促进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或许,我们每个人都应当静下来细细思考,什么样的食物结构才是最合理的。

  最近有若干媒体和学生问我:新出的《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看了么?其中的数据怎么有问题啊?好多指标没增长,甚至有的下降了。真的有点看不懂,难道中国人的食物要越来越少么?

  比如说,2001年的《纲要》中,2010年人均肉类消费目标是28公斤,新《纲要》里2020年肉类的年人均消费目标怎么只增加到29公斤?而目前的实际人均消费量已经超过50公斤啊!按这个数字算,13亿人全年共需要肉类3770万吨。2012年,据统计局数据,肉类产量为8387.24万吨,同年净进口143.76万吨。按照2012年的产能,岂不是每年多出4761.00万吨肉?也就是说,肉类生产可以削减一半儿?

  又比如说,在新《纲要》中,2020年油脂的供应目标每年只有12公斤,13亿人全年需要植物油1560万吨。可是按2012年的统计局数据,精制食用植物油产量为5172.97万吨,据海关数据,食用植物油还净进口1103.97万吨。按照2012年的油脂产能,岂不是比需求多出了4716.94万吨?

  看看十所年前的版本,除了奶类和水果的消费目标有明显增长,分别从16和38提升到36和60公斤,其他都基本持平。豆类还是13公斤,蛋类从16变成15公斤,水产从16加到18公斤,蔬菜从147公斤变成140公斤,粮食居然从155变成了135公斤。要想理解这些指标,先要讲讲这个纲要是怎么回事。1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2月初,这个新闻得到了媒体的关注。其实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因为自从1990年开始,就发布了《90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1997年发布了《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后来又有了2001-2010年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目前出台的是最新版本。

  看看这几个对中国人食物营养问题的规划文件,其实它们的内容,就是中国20多年来食物与营养的发展历程。

  在上世纪90年代时,我国在食物的数量上达到了满足,居民吃到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但是广大农村地区营养不良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所以,在这个版本当中,更多地关注蛋白质食物的生产数量是否充足,营养不良问题能否得到解决。到了2001年的时候,农产品的供应已经比较充足而且多样化,超市里食品琳琅满目,但纲要中的主要目标仍然放在保证营养素摄入和降低营养不良疾病患病率的方面,未能及时对肥胖糖尿病、心脑血管病上升的趋势进行有效的预警和管理。

  而到现在,食物生产增长的潜力已经很小,资源不足问题日益突出,同时食物不足人群的比例进一步缩小,而食物浪费严重,慢性疾病上升的速度惊人,老龄化进程加快,医疗负担越来越重。农业和卫生方面的专家都感受到了中国人的食物结构在向不合理的方向发展,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国人将为错误饮食习惯所带来的肥胖、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中风痛风和多种癌症付出沉重代价。

  这次的新版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不是按发达国家的食物消费量来定目标,也不是按现有的生产量加上增长率来定目标,是真的按照健康饮食的要求来定目标,能看出农业和食物生产系统改革膳食结构和相关产业结构的目标,也能看出中国人的饮食应当向什么方向改变。

  ——国人要少吃点精白主食,每餐饭都要多样化。新纲要中,口粮降低到135公斤(每天369克生的粮食),大概相当于平均每餐吃一小碗干饭再加1两点心。粮食的供能比下调到了50%,意思是说,每天的饮食内容要多样化,不能总以为吃了主食就有了一顿饭。看看现在很多人的饮食,早上吃点白粥,或者两片面包,或者几片饼干,中午吃个拉面或者盖饭,蔬菜非常少,面条或米饭很多,甚至干脆吃点米饭米线凉皮之类小吃,形式上千变万化,内容不就是以白米白面为主食的饮食么?做到了饮食多样化么?

  ——国人要控制膳食能量(热量、卡路里),避免肥肉上身。在新《纲要》中,人均能量目标降到2200-2300千卡,这是因为工业化水平提高之后,重体力劳动者比例大幅度降低,居民体力活动太少,肥胖率太高,再供应过多能量不仅浪费资源,还加剧肥胖问题。在中国营养学会即将发布的新版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当中,能量标准的下调已成定局,轻体力活动者的人均能量约在2000千卡上下。

  ——国人需要适当少吃点肉。在新《纲要》中,肉类消费目标略有下调,并远低于目前生产量。中国人的平均肉类消费量早就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其中还有一部分浪费在餐馆和家庭中。过多的肉类没有带来幸福,而是带来更多的高血压心脏病和中风,并增加肠癌等多种癌症的风险。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国民平均每天只需吃50-75克肉,看看自己一周吃肉的量,是不是超过了500克?如果超标的话,适当减少点吧。

  ——国人需要多吃蔬果,主食之外的食品要保持一荤配三素的比例。膳食调查数据表明国人蔬菜摄入量并不过多,无需降低。按照新《纲要》的数据,肉蛋水产加起来一共是29+15+18=62公斤(每天79克肉,41克蛋,49克水产品),而蔬菜的供应目标是140公斤(每天383克),水果是60公斤(每天164克),加起来是200公斤。这是因为多吃蔬果有利于降低各种慢性疾病和很多癌症的风险。以素为主的饮食,是中国人几千年来所适应的传统饮食模式。

  ——国人需要增加奶类制品。新《纲要》中的奶类消费目标是36公斤,仅相当于每人每天99克牛奶。尽管西方国家的不少人对奶类制品持负面态度,这是因为摄入量过多所致。任何一类食品都有合理数量,过量吃有害,不代表适量吃也会有害。研究证实,在相当于每日300克牛奶的摄入量水平上,奶类不会给健康带来损害,而在0-200克的消费量范围内,牛奶和发酵奶对健康的促进作用最为肯定,包括有利于控制血压、预防中风、预防糖尿病、预防肥胖,并有效改善钙、维生素A、维生素B2不足等我国居民普遍存在的营养缺乏问题。奶类是唯一一个国内生产能力不能满足目标需要量的食物品种,因此要继续推动发展奶牛养殖业,才能达成2020年的奶类消费目标。

  ——国人需要继续保持经常吃豆制品的习惯。新《纲要》中的大豆消费目标是13公斤,相当于每人每天35克黄豆,大概相当于较浓的豆浆两杯,或者水豆腐3两。豆制品不仅是植物蛋白质的来源,也是钙、镁、维生素E、膳食纤维和多种有利预防疾病的保健成分的来源。大豆资源应当更多地用来做豆腐,帮助人们预防骨质疏松和心脏病,而不是用来榨油,让人们吃了长肥肉。

  ——国人需要少吃点油。油脂摄入量的目标比从前略有上升(12公斤相当于每天33克烹调油),但远低于目前生产和消费量。因为热爱煎炒烹炸食品,我国居民烹调油脂的食用量严重过量,每人每天超过60克烹调油的家庭比比皆是成为造成超重肥胖的重要原因。看看满大街有多少大腹便便的男女?他们身上的肥肉是怎么来的?过多的油脂不仅升高甘油三酯,还增加糖尿病的危险。我国的油脂生产原料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进口高油大豆,减少这些进口,对国民健康和农业发展不会造成不良影响。    鉴于气候分析专家提示,未来的气候走向将造成全球玉米和大豆产量的持续下降,而大豆和玉米是重要的动物饲料原料,也是重要的油脂生产原料。提前减少油脂消费、减少肉类消费,也是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好预案。

  令人踏实的是,我国的食物实际生产能力能够满足国民的需要,蔬菜和水果的实际生产量远超过目标的数值,生产之后还有很大一部分没有得到充分商品化,或在流通、储藏过程中烂掉扔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注重食物的品质而不仅仅是数量供应。对更安全、更优质、口感更好、营养价值更高的食品提出了强烈需求。所以,新《纲要》中提出,农业和食品的发展也要向提高品质和安全性的方向努力。这是我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也是食品行业增长的动力所在。

  总之,看了新版《纲要》之后,感觉国人未来的食物结构会变得更科学更合理,食物质量也会不断提高。当然,结果如何,目标是否能够实现,还要看相关部门的调控力度,加强营养教育和制定营养法规的承诺能否实现,以及每一个国民愿不愿意改变不合理的食物结构来促进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糖尿病
  • 参芪降糖颗粒

    益气养阴,滋脾补肾。主治消渴症,用于II型糖尿病。[详细]

    去看看 ¥58.0
  • 糖脉康颗粒

    养阴清热,活血化瘀,益气固肾。用于气阴两虚血瘀所致的口渴喜饮,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盗汗,五心烦热,胸中闷痛,肢体麻木或刺痛,便秘,糖尿病Ⅱ型及并发症见上述症候者。[详细]

    去看看 ¥42.0
  • 降糖宁胶囊

    益气,养阴,生津。用于糖尿病属气阴两虚者。[详细]

    去看看 ¥10.45
擅长糖尿病专家更多
  • 周绎彬副主任医师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中医内、儿、妇科和针灸科,在临床上长于膏、丹、丸、散、汤剂等剂形的使用,对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高脂血症、脂肪肝、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糖尿病肾病、中风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面神经瘫痪、小儿高热不退症、厌食症、疳积症、各种营养不良症和痉厥症,以及妇科月经不调,白带异常,不孕不育,妇科各种炎症和疑难杂症,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颈肩腰腿痛,骨质增生和退变等,有独特疗效。

  • 蒋红玉深圳罗湖区中医院

    擅长领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深圳市名中医、主任中医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血液病专业委员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深圳市中医药专家委员会委员。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原副会长,深圳市人民医院既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二医院原中医科主任。   诊治范围: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擅长心脑血管疾病,脉管炎,血栓病,再障、血小板增多及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慢性荨麻疹,暗疮,糖尿病、甲亢、甲状腺良性肿瘤等内分泌疾病,焦虑、抑郁症及重症失眠等神经功能失调,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病,不孕不育症,顽固性咳嗽,小儿消化不良,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期间的治疗,以及亚健康状态的调养。主持和参与国家与省、市级科研项目10项,其中5项获科技进步奖。编著主编与参编出版学术专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 董振华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风湿免疫病、慢性肝病、内科杂病及肿瘤辅助治疗。TCM treatment for rheumaimmune systemic diseases, chronic liver diseases, tumor and other internal medical diseases.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